• English
  • 登陆
  • 首页
  • 学院概况
    院长致词 学院介绍 学院领导 机构设置 历史沿革
  • 师资队伍
    凝聚态物理 声学 理论物理 光学 教育技术学
  • 本科生教育
    专业介绍 培养计划 课程建设 质量工程
  • 研究生教育
    专业设置 招生信息 培养管理
  • 科学研究
    学科平台 博士后流动站 动态新闻 研究成果
  • 党群工作
    党委工作 纪委工作 工会工作
  • 学生天地
  • 人才招聘
  • 合作交流
    通知公告 专家来访 师生出访 学术报告 项目合作
  • 常用服务
    规章制度 资料下载
科学研究
  • 学科平台
  • 博士后流动站
  • 动态新闻
  • 研究成果
  • 2023-03-07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xtreme Manufacturing刊登李勇教授、祝捷教授团队关于超构消声器的重要进展
  • 2023-03-03 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在《纳米快报》上发表二维材料激子态超快纳米光学成像研究成果
  • 2023-03-01 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任捷教授获评美国物理学会2023年度杰出评审人
  • 2022-12-15 我院祝捷教授团队在《自然·通讯》发表暂态非厄米趋肤效应的研究成果
  • 2022-12-14 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与中科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开展空间站项目交流
  • 2022-11-30 同济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实践工作站科技志愿服务队获评“2022年度长三角优秀科技志愿服务组织”
  • 2022-10-07 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高国华/吴广明以物理驱动实现VOx@C卵黄壳纳米球的仿生合成,成功抑制锂硫电池的穿梭效应,成果发表于《先进功能材料》
  • 2022-09-22 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牵头完成的项目“基于光子晶体的闪烁探测技术创新”荣获中国辐射防护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
  • 2022-09-15 同济大学丘学鹏教授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拓扑反铁磁自旋电子器件新成果
  • 2022-08-20 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施宇智特聘研究员在《应用物理评论》上发表超构材料光镊操控技术综述
  • 2022-07-21 疫情当夏,同济物理工作站举办“云科创”高中生夏令营活动
  • 2022-06-28 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李文斌/王占山团队在极紫外泵浦-飞秒红外激光探测成像研究上取得进展,相关成果发表于《纳米快报》
  • 首页
  • 上页
  • 1
  • 2
  • 下页
  • 尾页

联系我们Contact us
  • 同济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联系人:徐律明
  • 邮箱:physicsaca@tongji.edu.cn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四平路1239号
  • 办公电话:021-65983380
    邮编:200092


Copyright ©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杨浦区四平路1239号 021-65983380 同济大学 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