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揭牌成立

发布时间:2012-11-09

11月6日,由物理系和声学所组建的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正式揭牌,标志着同济物理学科的发展踏上新的征程。中科院院士、校长裴钢,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同保,新任院长陈鸿为学院揭牌,校党委副书记李昕,复旦、交大等兄弟院校物理系负责人,原物理系和声学所师生代表共同见证这一时刻。

新组建的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教职工120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教授34名,研究员4名,副教授29名,副研究员、高级工程师与高级实验师10名;博士生导师40人。教职工中具有博士学位的73名。人才队伍中有获国家重大研究计划(量子调控研究计划)首席科学家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3人、教育部学者1人,中组部计划各1人、国家教学名师1人、教育部新(跨)世纪人才计划9人、上海市领军人才1人、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1人、上海市曙光计划5人、上海市浦江计划(A类)6人、上海市启明星及跟踪计划10人次,以及上海市晨光计划3人等。

目前该学院拥有物理学博士后流动站1个,物理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光学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各1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2个。有理论物理、凝聚态物理、光学、声学等二级学科博士点4个、硕士点6个,本科专业2个。目前在校本科生272名,硕士、博士研究生234名。

近年来,我校物理学科发展迅速,通过学科整合和凝练,逐步形成了“理论研究与实验研究结合、机理研究与器件研制结合、基础研究与国家重大需求结合”的科研学术发展新形式,并在“电磁波调控微结构物理与应用”、“强激光微结构器件与系统”、“微结构设计与仿真”、“新型生物传感器材料与应用”、“纳米声学”、“信息声学”和“工程声学”等上,形成国内同行认可、国际有一定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学科研究方向。目前,物理学科在国内高校物理学科综合排名13-15位,进入ESI的1%研究单位;2012年成立了同济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声子学与热能科学研究中心;近三年实到纵向科研经费1亿多元,其中国家级项目占70%;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在内8项国家省部级科技奖;出版教材或专业书籍10多本;主编国家声学标准多个;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篇(大多被SCI或EI收录)400余篇,国际高影响力论文持续出现,如以李念北研究员为第一作者的“Phononics: Manipulating heat flow with electronic analogs and beyond”发表在世界物理学界最高水平刊物“Reviews of Modern Physics”(2010年影响因子为51.8)上,这是该刊自1929年创刊以来发表的第三篇以中国大陆学术机构为第一通讯作者单位的论文。

近年来,物理学科在原有国家工科物理基础课程教学基地基础上,又先后在全国高校中率先建立起网上大学物理CAI教学信息中心、“物理现象探索”园地及“物理教学数字化平台”,并建立了开放式、多层次、自主型物理实验室等一批软、硬件设施。据统计,仅从大学物理与大学物理实验网站上受益的同济学子就超过百万人次;开设了面向全市中学生的免费互动式公益讲座-物理实践工作站《假日物理俱乐部》;主持国家级、省部级及学校层面的教改项目近30项,先后获得“国家级教学团队”、“全国高校教学名师”、“教育部优秀教师”、“上海高校教学名师”等称号,同时还获得了“国家精品课程”、“上海市精品课程”、“国家级规划教材”、“国家优秀教学成果奖”等成果。

乘风破浪蓬帆举,凯歌高奏自有时。裴钢校长肯定了物理学科近年来的发展成就,并希望以学院为平台,加强基础教学,为工科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注重基础研究,耐得住寂寞,矢志追求真理;敢于挑战,追求卓越,争取创造一流。学院第一任院长陈鸿表示,新成立的学院为同济物理学科发展搭建了一个崭新而宽阔的平台,相信在学校的支持下、在学院全体师生的同心协力下,同济物理学科会踏踏实实、勇于挑战,以追求科学真谛为己任,不断创造崭新成就。